与成都七中联合举办并于1999年成立成都七中国际部

创新融合式国际高中课程体系、打通留学海外知名大学的升学全通道

ENG
学术教研

         成都七中国际部于1999年成立,中国成立时间早的中学国际部。从初期引进的国际预科课程IFY发展到包括高一至高三的完整中学序列,已有近3500名毕业生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等100多所知名大学留学深造,形成了一支包含15名外籍专家的教师队伍,汇聚了国外原版教材以及外方教学资源2万余种。 成都七中国际部以“中西融合、优势互补”的理念,创新研发融合式国际高中课程体系,涵盖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英国高中课程(A-Level)、国际基础课程(IFY)等、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选择。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英语水平,完成包括托福、雅思、SAT以及AP等考试的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个性定制的综合素质拓展和实践活动全方位提升自己,让幸福的教育不只是高分,构建国际化的价值观,实现冲击海外名校的梦想,为今后的事业和人生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都七中国际部在借鉴国际教育发展经验特别是发达国家高中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开发的创新性融合式国际高中课程体系,并得到中国教育部、美国中部中小学认证委员会、美国大学理事会授权的注册AP学校(APCEEBCODE:694457)、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牛津AQA考试局并获得全球认可。学生毕业后可申请英国、美国、澳洲、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德国、瑞士、荷兰、日本等主流留学国家的大学本科学位课程,真正实现英美澳加日等海外全通道,多元化出国留学。


        历年教学实践表明,成都七中国际部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既取得了被国际认可的优良成绩,也积累了国内中学实施与管理国际课程的良好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以“融合”为目标,2014年成立了“高中融合式国际课程研发小组”来深入推进融合课程的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发成果。


一、研发理念

成都七中国际部“高中融合式国际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融合”,坚持“国际课程本土化,本土课程国际化”的研发方向,一方面延续和发扬中国基础教育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将二者的长处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适合中国学生特质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国际课程体系。


二、融合内容
在研发过程中,学校确定了四个板块的融合作为第一阶段研发的主要内容:

1.学科内的融合:主要是指中方课程和外方课程在同一学科内的融合,主要解决在同一学科内,中方教师和外方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标高和教学方式的一致性和延续性。中外教采用集体备课、分段上课、相互听课评课的方式达到教学的统一。目前的研发包括中外数学和物理学科。

AP微积分中外联合授课


2.学科间的融合:主要是指引进目前比较流行的跨学科学习的理念,打破学科界限,学科间教师联合授课。比如社会学(历史、地理和政治)、生化学(生物和化学)。学校以学科群的方式将中西方对应的学科进行比对、梳理和归纳,导入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学术讨论。目前重点进行文科综合(会考科目)的课程研发。

历史、政治融合课程


3.综合实践课程与学科的融合: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核心的教学内容之一。学校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些理念和内容与学科知识进行结合,让学生以科研课题的方式进行研究。比如目前正在进行的“生物能源的研发和市场前景课题”,即将经济学、市场营销和生化学、能源学等学科知识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让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要点和掌握综合技能。

生物能源的研发和市场前景课题学生作品展示

4.德育体系的融合:在德育体系的构建中,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在德育活动形式上借鉴了具有国际元素的做法,加入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体系。

德育融合课展示


三、融合方式
成都七中国际部的国际课程研发以工作小组牵头,下设8个课题组,每个课题组设一名组长和多名中外学科骨干教师来参与研发。研发方式主要采用的是比较研究的方法,涉及到以下三个层面:
1.学科知识:学科中外教师将学科的总体教学目标、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逐一罗列进行比对,对于在中外教学大纲中重复的内容采用“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筛选,同时按照中方会考和外方考试如AP考试的节点要求编排教学顺序,教学语言采用双语(中文和英语)的模式在不同阶段予以体现,如数学的初级段中文教学,进入到微积分用英文教学;中外教在不同的阶段轮流执教或在同一阶段配合执教。
2.教学方法: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方式和国际通行的一些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如西方教学更偏重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采用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训练批判性思维。学校在研发时将中西方一些主流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归类,鼓励老师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选用,让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3.评估方式:学校在研发中也注重中西方学生评估和评价方式的融合,特别是借鉴西方教育中“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估”的理念来搭建针对国际部学生的评估体系,不以单纯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而是鼓励学生综合发展、个性成长。

 

学术教研
欢迎随时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您还可以分享到